盖兆泉:“可理解性输入” 是语言习得的关键
00 min
2024-6-6
2024-6-9
type
status
date
Jun 6, 2024 04:16 AM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2024 年 05 月 28 日。 文章来源:《“可理解性输入” 是语言习得的关键》
在少儿英语启蒙领域,我算是为 “可理解性输入” 大声疾呼的祥林嫂了,一遍又一遍地说,但总觉得还得再说一遍。
家长们可以想一想,你能靠裸听阿拉伯语广播,学会阿拉伯语吗?
如果不能,那为什么认为:把听不懂的英语歌当背景音乐放着,儿童就能从中习得英语呢?
一些不懂语言习得的儿童英语机构还造出 “磨耳朵” 这个词,说 “听不听懂没关系”,误导了许多家长。
却忘了学语言的终极目的与唯一途径——理解。
我今天写这篇文章,就从词汇角度论述“为什么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”。听力,阅读,其实都是如此。
我们知道,词汇的掌握是理解句子和篇章的关键,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异议。语言学家认为,要学生自主理解一段内容,学生至少要已知这段话里 90%-95% 的词汇。也就是说,要学习和理解 5%-10% 的新内容,学生至少要已经理解 90% 的内容。少于 90%,这段话不理解,糊里糊涂,就更别提学新词汇。
所有老师都知道,教授新知识,需建立在学生已知内容的基础上,循序渐进。学习发生的第一步,就是 “激活旧知识”。
想一想数学等学科是怎么学的,就很容易明白语言学的“i+1可理解性输入” 理论。
  • i 是我现在的水平,要想进步,学习内容最好是在我现有的水平上只加上一个 1,即 “跳一跳够得着” 的东西。
  • 如果把学习内容始终控制在 i + 1 范围内,那么,学习者会有保证地持续不断地进步,不断扩大自己的 “i”。
反之,如果学习内容是 i +10,甚至是 i +100,那就太难了,超过了学习者的能力,无法掌握,无效。这跟教育心理学里的“最近发展区” 说的是一回事。
英语教师的专业性体现在能准确评估学习者现有的水平,即定位学习者的 “i” 在哪里,并为之提供因材施教的 i + 1 教学。我们家长在开展家庭英语启蒙时,为孩子提供的材料,也应向 i + 1 靠拢,才能高效。
另外,美国的英语教学者发现:在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,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,与来自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相比,阅读能力的差别不断扩大。 尤其是有一个 “四年级滑坡”(fourth-grade slump)现象,即在学习自然拼读“解码” 文本和简单单词的 K-3 年级阶段,低收入家庭学生们的成绩并没有显得落后,但是一到了阅读复杂文章的四年级,这些学生一下子就跟不上了,并不断拉大落后的差距。 教育学者研究这背后的原因,主要归结为词汇量和背景知识的差距。
一般认为,影响阅读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:
  • 流利性让阅读者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理解内容上;
  • 足够的词汇量(包括听力词汇)背景知识,因为美国 K-3 阶段成功的自然拼读教学,低收入家庭来的学生并没有在解码的流利性上落后,而他们在词汇量和背景知识方面就明显落后于中产家庭学生了。
据研究统计,在 1 年级时,一个好学生的词汇量是一个差学生的两倍。这主要因为中高产阶层的家长在同孩子说话时,表达更丰富,用词更多,家庭亲子阅读也更多,所以孩子的听力词汇量更大。 而低收入家长通常教育水平也不高,语言的复杂程度和词汇量要逊色,同时不一定重视教育因而家庭阅读有限甚至没有。
这种差距是一直恶化的,到了 12 年级,好学生的词汇量已经是差学生的 4 倍。
为什么会恶化?
这是典型的“马太效应”——强者愈强,弱者愈弱。比如4 年级的美国学生同读一篇文章,听力词汇量大的学生通过解码能理解文中 95% 以上的词汇,而正因为这 95% 他们理解了,他们进而会通过上下文猜测 / 推理出小部分生词的含义,完成了自学新词(听力词汇的习得也是一样的道理)。
这些学生每读一篇都有长进。相对来说,那些听力词汇量小、背景知识也少(低收入家庭学生来自家庭的百科知识少)的学生,如果没有 90% 左右的理解,就会感觉不知所云,既无法从这篇文章中学到内容知识,也不能从这篇文章中学得新单词。久而久之,就会恶性循环,厌恶教学,也就顺带成就了马太效应。
从美国学生这个研究案例可以看出:
自然拼读的方法只是一种工具,阅读能力的强弱说到底比拼的是,孩子的听力词汇量与背景知识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说,强大的听力词汇量是学习自然拼读的前提。当然,这是另一个话题,我们以后再说。
所以,在家必须积累听力词汇量,积累得越多,将来孩子的阅读越有可能发生飞跃。而在这个过程中,贯彻了 i + 1 可理解性输入原则的家庭就更容易进入正循环,越跑越快,久而久之,就会远远超越那些没有采用正确方法的孩子。

持续地可理解性输入

进一步讨论“持续地可理解性输入”,可以分为两个部分,一是“可理解性输入”,而是“持续地”。
首先,什么叫做“可理解性输入”,就是你学语言时听到的东西是听得懂或者可预测的。
如果让你一天到晚听日本的广播剧,而没有任何画面和场景的辅助理解,你能听得懂吗?
语言说到底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,如果只有声音而没有含义,是无法激活大脑神经学习这种语言的。
这也就不难解释,为什么你玩了这么多 galgame、看了这么多番剧,却依然看不懂、听不懂日语的原因。
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了“i+1”的理论,意思是假设你现在的语言水平为“i”,“+1”就是在你现有的水平上增加一点点难度,这样学习的效果才能得到提高。就好像爬楼梯一样,只有一步一步台阶往上走,才能如愿到达目的地。所以,学习任何外语都不应该妄想一步登天。
其次,你要能保证“持续地学习” 。
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了一条“遗忘曲线”——你当天自认为学到的东西,在一天后能记得的不到 25%!
notion image
这说明我们的脑子天然不擅长“短期记忆”。
但幸运的是,这条曲线呈现一种“先快后慢”的趋势,这意味着:一旦有些知识被你真正记住,它今后被你遗忘的概率也很小。
因此,在外语学习中,每天的频率必须保持,这样你才有能更有效地记住语言。

口头复述和话题写作

在我学日语的过程中,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:我想说“どうも ありがとう”,结果却说成了“どうも すみません”。
而且我平时也背了不少单词,做了不少练习。但不知道为什么一开口说的时候,脑袋里就一片空白,无法表达本意。
后来想想,这可能是因为我总是在吸收,而缺乏输出。
Merrill Swain 在“持续地可理解性输入”理论的基础上,提出了“语言输出假设”理论。该理论认为:语言输入对学习固然重要,但仅靠输入并不能完全使学习者准确、流利地掌握一门语言。
因为Merrill Swain 在法语教学中发现:课堂上许多学生都在认真看书和听老师讲课,但却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“说”与“写”的训练。这些学生多年后虽然法语的理解水平有所提高,但他们的口语和写作仍处于初学者水平。
因此,如果仅仅进行单项的语言输入,而没有结合输出强化,那么学到的知识很容易只停留在表面,难以内化应用。
所以学习语言,必须要结合输出来内化。
首先,输出能更注意语言的形态。一般在阅读和听的时候,我们的大脑更侧重去理解意思,很少会注意一个句子的语言形式,比如时态、名词的复数行形式等等。
而一旦要自己输出,就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些语言的形式细节中来,比如这个名词要不要使用复数形式,要不要添加冠词…… 如果你经常有意识地输出练习,你会对这些语言细节更敏感,更容易帮助你内化语言。
其次,输出能给我们带来纠偏的机会。
在口语和写作输出中,你会不断发现自己对语言存在的疑惑(这是由于你还不太熟悉),进而促使你搞明白并修正自己的问题。比如在作文的批改中,经常能发现之前在写作时没意识到的问题,比如用词不准确、语法错误以及逻辑不严谨等。这些纠偏反馈信息能够让我们加深对语言的理解。
以日语为例,当你用日语来思考日语的用法、含义、时态等等,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跳过了母语的干扰,似乎能“直接感觉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”。这便是输出带来的语言内化作用。
最后,具体而言,输出主要有两种方式:口头复述和话题写作。
口头复述是指在阅读完一篇文章后,能提取其中的关键内容,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重新表述一遍。
在这个复述过程中你会彻底弄清楚一篇文章的框架及内容,还能更好地内化、吸收文章里面的好词好句,这对于主动输出的提升会有很大帮助。
而话题写作可以从作文考题开始,等级考试题目都可以是练习材料,因为贴近日常生活,具有真实性。在话题写作的过程中,你既能磨练语言能力,又能学习如何严谨地分析问题,并条理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,这对于个人综合能力提升有巨大的帮助。
上一篇
游玩动机:为什么你能对游戏乐此不疲
下一篇
互联网撕逼:身份、立场与偏见

Comments
Loading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