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法论与局限性
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notion image
过去我一直认为方法论是一种很蛋疼的东西,花把势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经常能在很多人的作品里看到对方法论的过度引用。这可能藏在一种认知:方法论是专业的,那么在作品里添加方法论,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专业。的确,可是当一个人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是优秀的,而不是专注于作品,那么作品也会显得很“单薄”,无法让人满意。
而且,之所以有人会把精力放在“具体的方法论”上,是因为总能在媒体上看到,某某牛人运用了某某理论,解决了一个非常难以攻克的问题。但实际上,牛的不是方法论,而是运用方法论的人:他们的初心、思维和行动力都远超常人,面临否定、抨击,更是能持续投入时间、精力和资源,坚持找到解决办法。这些珍贵的品质很多人不容易看到,所以只能去掌握那些可见的、具体的、可复用的方法论,以此希冀捷径。
但这是一种谬误。
我有一个猜测:谬误之下,更底层的问题应该和教育有关。一个孩子顺利成为大学生,多年来的教育让他们脑子里有这么一个观念:掌握好知识点,就能获得高分。获得高分就能获得更多资源——上名校拿高薪,从此走上人生巅峰。
所以要怎么掌握知识点呢?死记硬背。于是,十几年来的机械反馈让人有了这么一种条件反射:给填空题写上正确的答案就能获得“高分”。所以进入社会,仍然保持这种习惯,不断地在人生的命题中寻找“正解”。每每看到一个方法论,就拿来填空试试,彻底忽略了问题背后的背景、方法论的前提。
但就连物理中的“滑块模型”,也要强调在一个“没有摩擦力的平面上……”,而那些方法论呢?你有没有注意到它的前提和适用边界呢?
其次,是读题能力。解应用题或者阅读理解,都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去理解题目、去收集信息。但很多人好像觉得“速度”(或者说是效率)是优先级很高的事情:他们不愿意花费时间在调研上,上来就想产出解决方案,最后失败的概率也很高。
下面分享一个开发者的故事:有个开发者的作品叫“变了吗”,意思是让用户记录自己每天一点点小变化。从想法诞生到落地只花了一天,最后推送给姐妹们用的时候被灵魂拷问了——我为什么不用日记、备用录这样的方式。还要专门到一个小程序上去记录各种指标? 最后他答不上来,只能放弃了这个 idea。
其实,他的行动力非常棒。但如果在开发之前先找到有这样需求的用户,理清楚他们的场景,最后再针对性的开发,也许会更有胜算一点。

© 元否 2023-2024